
5月26日下午,承載著民意與責任,帶著飽滿的熱情和扎實的調研成果,參加會議的政協委員們陸續抵達駐地報到,西湖區正式進入“兩會時間”。

在報到現場,工作人員早早準備妥當,將出席證、列席證、會議材料等整齊擺放在桌上,委員們領取裝滿材料的文件包后,迫不及待地開包翻閱,不少委員在駐地大廳便進入“履職狀態”,力求在會議中精準建言,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凝聚智慧力量。

委員們最關注的是持續討論的“老話題”,還是緊跟熱點的“新方向”?他們又帶來了哪些提案?

西湖區正全力打造閱讀第一區,曉風書屋也積極融入其中。“我深感唯有吸引了讀者參與,推動全民閱讀,才能真正讓書香浸潤人們的心田,因此過去一年我們推動開展了近百場名家講座、讀書分享會。”作為曉風書屋的經營者,同時也是政協委員,她將為西湖區文化場所在閱讀+的可持續運營建言獻策,讓曉風書屋在西湖區的文化脈絡中進一步發揮作用。

“在全民倡導大健康的背景下,快餐與外賣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我這次帶來的提案是呼吁社會層面和消費者進一步重視食品衛生安全問題,讓快餐與外賣能夠在原材料工藝、品質上有更大的提升。”來自農林界的宋列委員,將目光聚焦在提升快餐與外賣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上,他希望能引導消費者樹立食品安全意識,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和服務體系建設。

“民生實事始終是我們的工作重點,今年我們將繼續圍繞重點人群免費結直腸癌篩查、0-6歲兒童免費孤獨癥篩查等省市區民生實事項目,積極推進醫防融合,不斷優化健康管理,讓轄區居民少生病、不生病。”來自古蕩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的劉燕委員,將目光聚焦在深化“安診兒”健康問、“碰一下”一碼付等智慧醫療場景上,希望能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升就醫體驗,讓居民享受到更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助力西湖區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5月20日,我國第一部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開始實施。我的提案是關于法律實施和民營企業的。”祝雙夏既是經濟界別的委員,同時又是一名律師,她的建議是要切實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實施,發揮司法助企作用,通過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以及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持續優化西湖區的營商環境,助力民營企業不斷做優做大。

“今年我將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與社區民生改善兩大議題建言獻策。”作為社會福利界別的委員,唐瑩委員深感責任在肩,“我建議建立‘家校社醫’聯動機制,在全區中小學配備專業心理咨詢師,開展心理健康篩查建檔,打造家校共育數字化平臺。”同時,她也希望能進一步改善人行道設施,方便轄區居民出行,提高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周邊居民的幸福感。

“我關注到現在的文創產品對老年人和殘疾人群體不夠友好,希望能多從他們的需求出發,比如為視力不好的人提供語音提醒等服務。”來自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的吳堅委員帶來一份“讓文創更有溫度”的提案。他建議文創產品能針對老年人和殘疾人群體的需求不斷優化,以數字化賦能文創產品,同時能融入西湖元素,讓文創產品更加友好包容。

未來幾日,區政協委員將揣著一個個“金點子”,傳遞基層聲音、回應民生關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彰顯履職為民的擔當精神,為奮力打造科教文創高地活力品質城區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