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來聽聽這些
助推西湖區高質量發展的
“好聲音”吧

聚焦具身智能機器人賽道 打造全市未來產業高地

王曉楠
阿里巴巴控股集團法務總監,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民革西湖區基層委員會黨員
具身智能機器人是人工智能的高端載體,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西湖區在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均具有先發優勢,但在加速形成集群效應方面存在產業鏈不夠完備、相關專業人才供需矛盾、政策扶持不夠精準等問題。如何發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使其成為西湖區未來產業發展的優先賽道?王曉楠代表民革西湖區基層委員會提出了5個方面的建議:


加快閱讀品牌建設 創建“閱讀第一區”

龐清華
西湖區文廣旅體局公共服務科科長,民革西湖區基層委員會黨員
近年來,西湖區深入貫徹落實確定了建設“閱讀第一區”的工作目標,基本形成全域供給適度均衡、需求充分釋放、服務主動多元的“閱讀第一區”西湖模式。龐清華代表新聞文體界別委員活動組、蔣村街道政協委員履職小組,從4個方面提出了加快閱讀品牌建設的建議:


提升文旅產業發展能級 燃動投資消費“雙引擎”

陳燚芳
浙江素業茶葉研究院院長,致公黨西湖區基層委員會黨員
2024年,西湖區文旅產業蓬勃發展,通過政策扶持、資源整合、品牌孵化等多元路徑,打造了一批標桿項目,已經讓文旅成為近悅遠來、漂洋過海的首位標識。為進一步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陳燚芳代表致公黨西湖區基層委員會從4個方面提出了建議:


緊盯數實融合聚變 加快打造AI機器人產業高地

陳鐵英
浙江梧斯源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杭州民建會員企業家聯誼會西湖分會副會長,民建西湖區基層委員會會員
近年來,西湖區以打造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為目標,加快應用場景創新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涌現出了云深處科技、五八智能等一批在機器人業界有影響力的企業。就如何加快打造AI機器人產業高地,陳鐵英代表民建西湖區基層委員會分享了3點建議:


健全多元法治化賦護體系 助力西湖區打造優商強商高地

桑 健
浙江之江律師事務所主任、合伙人,省市九三學社兩級社法委副主任、法律顧問團團長,九三學社西湖區基層委員會社員
近年來,西湖區緊扣民營企業對營商環境感知敏銳、需求強烈等特征,通過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增強企業家信心,賦能民營經濟新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桑健代表九三學社西湖區基層委員會帶來了4點建議,助力西湖區打造優商強商高地:


打造黃龍法務集聚區 建設國際化現代服務業高地

祝雙夏
靈隱街道政協委員履職小組副組長,京衡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管理合伙人,民革省委會社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黃龍商圈作為西湖區重要的商務CBD,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優勢明顯,為打造國際法律服務集聚區奠定了良好基礎。如何推動黃龍商圈法律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國際法律服務?祝雙夏代表靈隱街道政協委員履職小組、致公黨西湖區基層委員會從3個方面提出建議:


打造政府基金矩陣 助力“三創”翻出“筋斗云”

鄭艷杰
杭實毅達私募基金管理(杭州)有限公司總經理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政府基金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成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和激發市場活力的關鍵工具。為助力西湖區在政府引導基金、產業基金以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等各方面取得好成績,鄭艷杰代表經濟界別委員活動組、區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提出4點建議:


聚焦養老產業融合發展 擁抱銀發經濟新藍海

謝 炯
杭州星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杭州旭陽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藝創同心薈負責人,民建西湖區基層委員會會員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銀發經濟是老齡社會最具活力、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發展銀發經濟,既是提高民生福祉的堅實支撐,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舉措。如何助力西湖區擁抱銀發經濟新藍海?謝炯代表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別委員活動組、區政協社會法制和港澳臺僑委員會帶來了3點建議:


提升存量商辦物業利用績效 助力區屬國企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胡 亮
杭州艾維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院長,九三學社西湖區基層委員會社員
西湖區委十屆七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持續探索國企物業去化、租金成本綜合改革,為提升西湖區國企存量商辦物業利用績效,胡亮代表九三學社西湖區基層委員會、區政協城建和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提出4點建議:


構筑安寧療護體系 助推醫養康護一體化建設

文 揚
區政協社會法制和港澳臺僑委員會兼職副主任,共青團界別委員活動組副組長,浙江省之江社會工作發展服務中心理事長,民盟西湖區基層委員會副主委
西湖區聚焦“老有康養”難點堵點,全力推進安寧療護工作,但仍存在供需矛盾突出、政策支持有待加強、團隊構建尚不完整、社會力量參與不足、公眾認知度有待提升等問題。就如何助推醫養康護一體化建設,文揚代表民盟西湖區基層委員會從5個方面提出建議:


打好“首”字牌 解碼研學旅游產業“新爆點”

潘海穎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旅游學院院長,農工黨浙江工業大學基層委員會副主委
近年來,隨著西湖區中小學“雙減”政策的實施,兒童友好城區的打造,文旅產業中教育類研學游版塊已悄然形成,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潘海穎代表婦聯界別委員活動組、區政協文史和教文衛體委員會帶來了3點建議,為西湖區解碼研學旅游產業“新爆點”助力:


聚焦加快創新人才基礎培育 持續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

鮑雯雯
西湖區教育督導評估中心副主任,民盟西湖區基層委員會第二支部主委
創新作為科技發展的核心動力,其根基在于學校教育,尤其是需要深化中小學科技教育。西湖區在政策與實踐層面已作出了積極探索,隨著高質量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為鞏固已有成效、提升育人質量,進一步持續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鮑雯雯代表民盟西湖區基層委員會、教育界別委員活動組分享了3點建議:
